立体视界,智汇未来——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第十四届立体图像技术学术会议成功召开!

时间: 2025-07-14  作者:   浏览次数: 10

202574日至6日,由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CSIG)主办,数码激光成像与显示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江苏省数码激光图像与新型印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CSIG三维成像与显示专业委员会、苏州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苏州市新型显示上游器件与关键技术创新联合体联合承办的第十四届立体图像技术学术会议(S3DI 2025)在苏州成功举办。会议汇聚了来自全国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的近300位专家学者、科研人员和产业界代表,共同探讨三维成像与显示领域的前沿技术突破与产业化应用,为推动立体图像技术的创新发展注入新动能。



开幕式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院长戴琼海教授线上致辞。苏州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张正彪教授及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三维成像与显示专委会主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王琼华教授分别现场致辞。三位专家从不同视角,深入且全面分享了立体图像技术的前沿见解与深刻思考。苏州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书记龚呈卉、副院长王长擂等相关代表出席了开幕式。开幕式由工程研究中心主任、苏州大学乔文教授主持。


本次会议进行了12场特邀大会报告、19场专题共计109场邀请报告。此外,会议还设立了16个学生快闪报告单元,同步举办了18个团队的研究成果展。

亮点回顾:

特邀大会报告:顶尖智慧碰撞思想火花

会议特邀12位行业权威专家作大会报告,内容既涵盖光场调控、3D光场显示、光场重构与微纳制造、多光谱遥感立体成像及数据处理等前沿理论突破,又聚焦AR/VR、智能驾驶、园林立体视觉、人工智能等领域的产业化实践,围绕“理论创新-方法突破-技术验证”的研究路径,与会专家展开跨学科、跨领域的深度对话。


        专题研讨:精准聚焦技术痛点

会议围绕立体图像前沿领域,设置了“裸眼3D显示”、“全息显示与衍射光学”、“先进传感与智能成像”、“光谱与3D传感”、“Micro-LED与激光显示材料和器件”、“OLED显示材料与器件”、“可穿戴与柔性显示”、“纪念颜少明教授”等方向共19场深度专题研讨会。会议通过109场高水平专题报告,系统展示了立体图像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关键技术突破和应用探索成果。


   快闪报告:青年学者闪耀舞台

为鼓励青年人才快速成长,会议设立了“16个学生快闪报告单元”,为年轻学者提供高效、高密度的学术交流平台。每位报告人在5分钟的时间内展示最新研究成果,有效促进了思维的快速碰撞与学术互动。该环节面向博士生、硕士生及优秀本科生开放,旨在发掘和培养显示技术领域的未来领军人才。


成果展示:产学研用无缝对接

会议同期举办了“创新成果展示”,共吸引了来自国内18所顶尖高校及领军企业的科研团队参展,集中展示了三维显示、人机交互、显微成像与发光材料等领域的三维显示及光电子器件的最新研究成果。参展单位包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南京大学、上海大学、江南大学、苏州大学等知名高校,以及海信、上海天马微电子等多家显示行业龙头企业。展览内容涵盖硬件原型、核心算法、交互系统及行业应用案例。本次展览不仅为学术界和产业界搭建了高效的交流平台,也为参会者提供了直观了解行业前沿动态的机会,进一步推动了立体图像技术的产学研协同发展。

展望未来:技术突破赋能千行百业

专委会副主任、北京理工大学刘越教授在闭幕式上总结道:“本届会议充分展示了中国在立体图像技术领域的全球领先地位,从基础理论研究到产业化应用均取得实质性进展。”他强调,随着光场显示、全息光学与深度学习的深度融合,三维成像与显示技术正从“单一显示”向“智能交互”跨越,未来将在更多领域催生更多新业态。同时宣布,第十五届立体图像技术学术会议将于2026年在天府之国成都市举办,持续推动技术边界拓展。

作为本次会议的主要承办单位,教育部数码激光成像与显示工程研究中心深感荣幸能成功搭建这一高层次交流平台。此次会议通过“学术-产业-资本”的深度对接,有效加速了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展望未来,中心将继续致力于引领三维成像与显示技术的创新发展,与各界同仁携手,共同迎接该领域更加辉煌的明天。